焦虑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第一频繁的负性情绪,而屈居二三位的分别是愤怒和失望。那么,焦虑是怎样一种情绪呢?
从心理学的角度说,焦虑是一种对不确定性的恐惧,以及对将要发生的事情的害怕。如果用公式来表示的话,就是:
焦虑 = 不确定性 X 重视程度 X 无力感
也就是说,当我们面对一件对自己十分重要,但是又没有把握,因而结果具有不确定性的时候,体验到的那种情绪就是焦虑。
很多人讨厌焦虑,认为焦虑是一样不好的东西。
从本能上说,我们会讨厌一切让我们感觉不舒服的东西。但是,适度的焦虑对我们是有好处的。就像我们都不喜欢打针吃药,那种感觉很不好,但是当我们身体生病的时候,这样做对自己是有益的。而适度焦虑对我们最大的帮助,就是可以让我们不沉迷于舒适区。舒适区就是让一个人最熟悉、待着最舒服的那个地方。但是,如果一直处在舒适区里,我们的认知和能力可能就永远无法拓宽,就只能在很有限的已知区域里选择生活。
因此,如果你需要不断地进步,就要走出舒适区。而焦虑感,就是驱使我们走出舒适区的一个动力。
当然,过度的焦虑就是一个问题了。
产生焦虑的原因很多,多数感到焦虑的人都有这样一种心理:不能接受生活里的不确定性,进一步说就是,既不能允许自己出半点差错,也不能接受那个不是自己想要的结果。
因此,但凡生活中有一点不确定的可能性,就会引起他们的不安和警觉。
比如喜欢一个女孩,但是万一表白后被拒绝了怎么办?
于是感到焦虑;
明天要参加一个投标项目,万一项目没有拿下来怎么办?
于是感到焦虑;
下午要去机场赶飞机,万一路上堵车怎么办?
同样会感到焦虑。
心理学研究已证实,这种类似完美主义的心态导致的焦虑感,会大大降低一个人的生活质量。
所以,对焦虑的人来说,最需要调整的,是改变对生活中不确定性的态度,允许自己出一点差错。
其实我们可以回想一下:
当自己还是还是个蹒跚学步的孩子时,为了学会走路,我们会摔无数个跟头,但是你焦虑了吗?
没有。
当自己还是个牙牙学语的孩子时,为了学会说话,说过多少连神仙都听不懂的话,可是你焦虑了吗?
也没有。
相反,我们是开开心心、跌跌撞撞、咿咿呀呀的,在不知不觉中就把什么都学会了。
我们现在之所以会焦虑,很多时候心理上有一个误区,就是会不自觉的认为一旦出错了,就会给自己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,甚至改变我们一生的命运。
但是实际上,任何一件事出现了差错,它的影响都是有限的,即使当时很严重,事后我们也总有弥补,或者通过其他事情来平衡的机会。
在现实生活中,重要的不是你走了多少弯路,而是不要停下探索的脚步。探索的越多,成功的概率才会更大一些。
打败焦虑的最好方法,就是行动起来,去做那些让你焦虑的事情。
当你不知道该做什么的时候,就把手头的每件小事都尽力做好;当你不知道该怎么开始时,就把离你最近的那件事情尽力做好!不要问,不要等,不要犹豫,不要回头,既然你认准了这条路,就不要怕犯错,行动起来的人犯错只是一时的,成功才会必然的。
生活中最荒诞的一点就是,有时候你想要的越多,反而失去的越多。越焦虑,那些让你担心的事情就越容易发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