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假日诊疗,医生接诊时间8:30——17:30


您的位置:首页 > 心理障碍 > 焦虑症 >

现代人的精神焦虑症,正是因为拒绝“深度无聊”

  什么是深度无聊?瓦尔特·本雅明称之为“梦之飞鸟,孵化经验之蛋”,是精神放松的终极状态。在哲学家韩炳哲看来,一味忙碌不会产生新事物,正是由于拒绝深度无聊,我们丧失沉思能力,积极生活变得绝对化,从而导致了现代“积极社会”的焦虑和歇斯底里症状。

  编者按:我们今天的工作,总是置身于过度的刺激、信息和资讯之中,不断在多个任务、信息来源和工作程序之间转换焦点。这是一种过度的积极性,也是一种涣散的注意力。这种注意力不能容忍一丝无聊,也绝不接受一种“深度无聊”,而这种深度无聊恰恰对于创造活动具有重要意义。人类在文化领域的成就,包括哲学思想,都归功于我们拥有深刻、专一的注意力。只有在允许深度注意力的环境中,才能产生文化。

  如今人们越来越难以抵达“深度无聊”的精神状态了。德国韩裔哲学家韩炳哲在著作《倦怠社会》中,描述了晚期现代社会人过度积极的主体状态。如今的劳动社会,将自身进化为功绩社会和积极社会;而人作为现代晚期的劳作动物,是过度活跃、过度神经质的。人被赋予了自我,这种自我一直扩张到近乎分裂瓦解的程度。

  为何在现代晚期,人类的一切活动都降格为劳作?为什么人类变得如此紧张、忙碌?现代的信仰缺失,不仅针对上帝或彼岸,而且甚至包括现实本身。这种情况使人类生活变得极为短暂易逝。生活从未像现在这般飘忽即逝。不仅人类生活,甚至连世界本身也是短暂的。正是在赤裸的、极为易逝的生活刺激下,人类变得过度活跃,以歇斯底里的状态投入工作和生产。如今,工作的加速,也和存在的匮乏相关联。正是由于丧失了沉思的能力,积极生活变得绝对化,从而导致了现代积极社会的焦虑和歇斯底里症状。

坐诊医生
孙秀杰 主任

从事精神心理领域临床工作40余年。任中国医科大学实习医院科主任多年,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诊疗...

咨 询 预 约